欢迎进入中共昆明市委党校!

【学员心语】《纲要》第八期学习感言

来源:干部学习网    发布时间:2019-09-12 19:02

第一,刘鲁(昆明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李佳芸教授的《纲要》第十一讲,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有力地论证了文化自信在国家民族认同中的首要地位,详述了历史上外来文化与华夏文明的互动规律,对《纲要》中的方法论讲解也很到位。李琳教授的《纲要》第十二讲的讲述,有力论证了保障民生是执政之基,马克思描绘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自由联合”,而民生保障就是人民群众达到“自由”的重要途径,必须作为所有工作的首要关注点。


第二,吕先雄(盘龙区市场监管局副调研员): 

9月5日两位李老师所导读的“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两个专题内容博大精深、渊源厚重,涉猎外延非常广博。但两位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古论今、有理有据地解读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的之所以、是因为。充分展现了两位老师理论功底的扎实、准备的非常充分,讲座效果非常好!


第三,石玲红(官渡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李佳芸老师的课程安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为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文化的主要内容,总结表述深刻到位!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总要求、方向盘、稳定器、精神源、投影仪、主战场、话语权这七个方面的来进行归纳总结表述很有特点,受益匪浅,享受了一次文化盛宴!


第四,龚灿红(昆明市水务局副调研员):

主持人在课前的纲目式梳理,帮助大家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两个专题有了一个总体把握;李佳芸老师和李琳老师的授课,从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外等多个角度,把进行了清晰、全面、深刻的解读,讲清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用鲜活生动、丰富翔实的事例和大量、准确的数据,进行枚举和深入分析,穿插了很多典型故事、正反两方面案例,让人印象深刻、深受教育和启发。


第五,石惠玲(富民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市委党校老师认真备课,精心授课,专题讲座质量很高,学习收获很大,教学水平稳步提高。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有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强起来。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我们要精准扶贫,在奔小康路上,不让一个老乡掉队。


第六,刘德来(昆明市高速公路建设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本周老师的授课,利用鲜活的语言、丰富生动的实例,理论阐述清晰明了、实例分析深刻入理,为我们再次展现了中国文化长河的历史画卷,让我们对文化中国倍感自豪,对中国文化更加自信。提振了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使命感。


第七,薛光文(昆明市扶贫办副调研员):

两位老师的授课讲得非常好,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听后印象深刻。李佳芸老师的讲课,使我进一步提高了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李琳老师的讲课,使我进一步增强了打赢我市脱贫攻坚战的信心,我市3个贫困县虽然已脱贫摘帽,但巩固脱贫成效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要继续在“两不愁三保障”方面查缺补漏,提升脱贫质量,让贫困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第八,李震(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两位老师的讲授内容丰富,逐一引导解读,旁征博引,意犹未尽。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民族赓续。没有文化的传承接续,就没有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辉煌历史;没有文化的创新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美好未来。我们昆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文脉梳理、传承与弘扬方面,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第九,王明瑶(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伟大的鲁迅先生曾说过:“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文艺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能改变单个人的精神世界和人生命运,而且更能以其穿越时空、历久绵长的思想来改变整个人类世界的命运。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变化、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可以想象,文艺对人们的感化、对社会的改造,影响多么深远、意义多么重大。


第十,杨万洪(晋宁区委副书记、区委党校校长):

李佳芸和李琳两位老师的授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我深受启发。文化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面,现在我们强调要坚持文化自信,那文化从何而来?对于我工作的晋宁来说,晋宁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以郑和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盘龙寺、宝泉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还有民俗民间文化在晋宁大地上共生共融,交相辉映。如何推动晋宁文化与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这是接下来我们急需破解的问题。


地址:昆明市呈贡区万峰街1606号    邮编:650500

滇ICP备07000700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276号

Copyright © 2017 中共昆明市委党校 昆明市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