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务培训
【学员心语】《纲要》第八期学习感言
第一,杨昌琴(昆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城区管理部主任):
今天听了两位市委党校老师的讲座,深受启发!两位老师讲得非常精彩,备课充分,知识面广,思路清晰,表达能力强,而且紧跟时代步伐,围绕主题,能很好地结合当下的热点作出有深度的思考和剖析,图文并茂,统计数据也有很强的说服力,为市委党校的精心组织和安排点赞!
第二,李自金(嵩明县人大常委会调研员):
听了市委党校老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和《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两个专题的讲座,受益匪浅,收获很多。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优秀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一定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发扬光大,生生不息。美好生活是全国人民的追求,也是我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抓好民生,努力做好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等工作,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第三,赫诗锦(盘龙区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
今天两位老师的授课内容丰富,涵盖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诸多方面,单从篇幅而言,在《学习纲要》中占据重要位置。两位老师驾轻就熟地将丰富的内容条理化、形象化、概括化,使我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特别是李佳芸老师,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将文化建设的七方面内容,用形象生动的七个关键词予以浓缩和提炼,使人一目了然、记忆深刻。
第四,杨培军(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调研员):
听了李琳老师的《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讲座,感触良多。作为人社部门工作的一员,一是要抓好就业工作,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二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第五,钟华(民建昆明市委专职副主委):
今天2个章节的导读老师以极其凝练的授课方式带领大家学习领会《纲要》精髓。讲授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信息量大 ,通俗易懂 ,充分展示了两位老师深厚的理论功底及渊博的学识。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
第六,王彦平(昆明市搬迁安置办主任、党组成员):
聆听了李琳老师《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讲授,感触很深,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具体到自己实际工作中来说,移民搬迁安置不是简单地让群众搬家,而是要从维护移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统筹解决好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移民群众就业创业、后期扶持等问题,让移民群众的生活比搬迁前还要好,切实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第七,张瑞金(昆明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调研员):
我对十一讲《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讲授老师李佳芸的讲授很满意。古今穿梭几千年,纵横驰骋数万里。诗词歌赋政论社情,用最短的时间概括,用总要求,方向盘,稳定器,精神源,投影仪,主战场,话语权形象地让大家记住《纲要》最为重要的核心内容。讲授过程通达干练又不失幽默风趣,深入浅出中透着凝重与执着。看似与老师日常教学主攻方向有些偏,但更能反映老师的功力和对学问的穷尽。致敬老师!
第八,马东山(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今天听两位李老师授课,感觉讲授逻辑严密,列举恰当,语言生动,内容丰富,说理透彻。第一课让我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脉络渊源更为清晰明了,对我国传统文化认识理解更为深刻,极大增强了我自身文化自信,提升了自身文化素养。第二课让我感觉到社会治理无处不在,人人有责,人人享受成果。新时代我们要让更多人参与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社会治,治理成果社会享。
第九,李跃武(西山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
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要创造出先进的、健康的社会主义崭新文化,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政法机关,就是要将丰富的云南民族和谐稳定的文化资源与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结合起来,把文化渗透到政法工作各个方面,在弘扬优秀文化的同时,打造特色政法文化品牌,以文化铸魂育警,打造政法铁军,创造和谐社会,把政法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为民“硬支撑”。
第十,刘建斌(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组长):
两位老师的授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用数据比较和鲜活事例来阐释,讲得很精彩!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文化自信是更深厚、更持久、更根本的自信!我们应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先进的中华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让我更加深刻理解了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