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务培训
【第555期】学员心语 |《纲要》第九期学习感言
第一,朱滔(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随着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启动,云南改革开放又迈上新台阶开启新征程。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国内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滇投公司作为科技型环保企业,既要牢固滇池保护治理主责主业,认真践行“两山”理论;还要苦练内功、超前谋划,准确把握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经营、对抗风险和内部管控能力。同时,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深研政策,转型创新求发展,配合做好“放管服”,不断深化改革壮大发展。
第二,何居友(昆明市投资促进局调研员):
随着昆明自贸区在国家获批,如何建好昆明自贸区?如何在自贸区的建设中让各部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自贸区的建设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正是我们必须努力思考并破解的难题。市委、市政府看到这一点,及时组织相关专家、学者为我们讲授自贸区知识,在我们心里播下一颗种子。我相信通过组织有效的培训和个人自我的努力学习,作为昆明招商人,在自贸区的建设中定会洒一份汗,为昆明明天更美好出一份力。
第三,杨晓斌(昆明市城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通过卢华博士对自由贸易区的讲解,系统了解了中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体系建设、区域金融等相关知识,学习了解掌握自贸试验区政策及情况。而且对云南昆明片区自贸区战略定位以及发展目标有了更深的了解。
第四,吕焱(东川区委办调研员):
卢华老师通俗易懂的讲解让我对自贸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进一步知道了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和支撑作用,作为云南省会城市的昆明,抓住国家政策机遇,通过自贸区发展促进自身发展,提升昆明边境省会的地位意识,在“一带一路”发展中赢得先机。
第五,敖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成立的关键时期召开此次讲座,让人受益匪浅。不仅系统地学习了自贸区的知识,更从大量实例中得到了启发,拓宽了发展思路。规划部门要围绕自贸区的功能定位,以产业为导向,合力优化详细规划,创新管理,为自贸区建设提供保障。
第六,赵亮(云南滇中新区综合管理部综合处副调研员,新区机关党委委员):
通过学习,对中国自贸区的发展历程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对指导云南昆明自贸区的发展建设有了新的思路。个人认为:一是要有高位协调统筹的管理机构;二是要有健全完善的配套政策和制度;三是要有先进的进出口交易平台;四是要有便捷结算系统。
第七,赵钰梅(西山区政协副主席):
卢华博士以上海自贸区为例,系统解读了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体系建设、区域金融发展等专业知识,重点分析了云南自贸试验区以及昆明片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使我学习到并基本了解了我国自设立自贸试验区以来的政策和发展情况以及成果,特别是今年批准的六个自贸试验区之一的云南及昆明片区的侧重点、优势、潜力,为进一步拓展基层党派参与推动工作拓展了建言思路。
第八,马玉春(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副局长):
卢华博士从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和不同的类型入手、深入浅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我国自贸区的发展过程和重点经济领域。云南贸易区的落地,一区三片的布局,给沿边的云南在国家战略发展层面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为把昆明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增添了新动能。
第九,李富贵(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
制度创新、制度供给是自贸区有别于开发区的核心使命。自由贸易试验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开发区、经济特区的升级版,也不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区的升级版。而是集金融、投资、贸易、科创等领域的开放与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改革区,是全面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全面检验综合监管能力的压力测试区,是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彻底改变行政理念,大幅提高行政效率的政府特殊监管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第十,赵磊(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自由贸易区发展是一项全方位的工作,不仅涉及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起重要因素的是人才。人事人才工作是人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进、培养、留住人才是人才工作的重点,而其中发挥人才的作用是重中之重。昆明自贸片区要取得发展,必须要让人才能够创业成功,取得成效,拥有事业。昆明人社在引才和创业工作领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